
尿布疹多久會好?4 大成因&6大照護重點一次看懂!
尿布疹是寶寶常見的肌膚困擾,輕則紅屁股,重則潰瘍感染,讓爸媽心疼不已!
其主要原因來自悶濕環境、尿便刺激及體質影響。
想預防尿布疹?關鍵在於 勤換尿布、溫和清潔、保持透氣,並選擇安全無刺激的護膚產品。
掌握正確護理方法,讓寶寶遠離尿布疹,擁有舒適、健康的屁屁!
▌尿布疹的好發部位
尿布疹(Diaper dermatitis)通常發生在尿布覆蓋的區域,屬於接觸性皮膚炎的一種。
好發於會陰部、肛門周圍、生殖器、大腿內側和腰部。
但當尿布疹伴隨感染時,也可能擴散到腹部下方和膝蓋以上的大腿區域。

▌尿布疹寶寶可能出現的表徵
❶ 紅斑(Erythema)
是尿布疹最早出現的徵兆,通常表現為皮膚發紅。並依據不同的嚴重程度,從輕微的「發紅」,到明顯的「鮮紅」(Brisk erythema)或「牛肉紅」(Beefy erythema)。
❷ 一粒一粒 (丘疹或膿皰)
持續悶熱潮濕的屁屁將使尿布疹惡化,可能伴隨細菌或真菌感染,其中常見的細菌感染原為金黃色葡萄球菌(Staphylococcus aureus)與腸球菌(Enterococcus),真菌感染原為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,會引發一粒一粒紅色斑塊和丘疹(Papules)或膿皰(Pustules),並可能擴散到腹股溝褶皺處。
❸ 皮膚破損
尿布疹可能導致皮膚破損,包括 糜爛(Erosion)和 潰瘍(Ulceration)等。
❹不適或疼痛
嚴重的尿布疹引發皮膚破損後,可能會引起嬰兒的疼痛和不適,而出現哭鬧、煩躁不安或睡眠模式紊亂。
❺ 脫屑
某些類型的尿布疹可能會出現皮膚脫屑。
▌尿布疹的成因
❶ 刺激物接觸
- 尿液與糞便:尿液中的氨、糞便中的酵素及細菌分解產物(如:尿素分解酶、蛋白酶、脂肪酶)會刺激皮膚。
- 濕度過高:尿布區域潮濕會導致皮膚角質層過度水合,使皮膚屏障受損。
- 摩擦:尿布與皮膚摩擦可能引發損傷與炎症。
❷ 皮膚屏障功能尚未健全
- 新生兒肌膚特性:嬰兒皮膚屏障未成熟,較易受刺激。
- pH值變化:肌膚天然的酸鹼值約為pH 5~6,當尿布區域pH值升高,影響皮膚防禦力,使其更易受損。
想進一步了解寶寶肌膚特別嬌嫩的原因嗎?👉延伸閱讀:照護寶寶不簡單,7種嬰兒肌膚特性先瞭解
❸ 微生物群失衡
- 細菌影響:
- 隨著尿布疹惡化,金黃色葡萄球菌與腸球菌可能成為主要菌種。
- 真菌影響:
- 白色念珠菌數量會隨尿布疹嚴重程度增加。
- 若尿布疹超過3天或出現膿皰、丘疹,應警惕是白色念珠菌感染。
❹ 其他影響因素
- 飲食:
- 母乳餵養的嬰兒尿布疹風險較低,因其糞便pH值與酵素含量較低,對皮膚刺激較小。
- 配方奶餵養的嬰兒糞便中產「尿素分解酶(Urease)」的細菌較多,會分解尿液裡的尿素為氨,提高了肌膚酸鹼值而間接降低了皮膚防禦力。
- 抗生素使用:
- 服用抗生素,如:「阿莫西林(Amoxicillin) 」可能導致白色念珠菌增加,增加尿布疹風險。
- 尿布材質:
- 透氣性不佳的尿布,可能提升屁屁濕度,增加刺激及感染風險。
- 過敏原:
- 含酒精、香料或防腐劑的濕紙巾可能刺激皮膚。
- 對尿布塑膠成分或清潔用品中的香料過敏,都可能引發尿布疹。
- 照護行為:
- 未勤換尿布、溫和清潔、保持透氣,都可能增加尿布疹風險。
▌尿布疹的種類與特徵
❶ 刺激性及接觸性尿布疹(最常見類型)
是最常見的尿布疹,主要是因為嬰兒的皮膚長時間接觸尿液或糞便中的刺激物所引起。
- 特徵:這種情況會讓皮膚變得濕潤、增加摩擦,進而引發發炎。
- 部位:通常會在臀部等接觸尿布的部位出現泛紅,但皮膚表面仍相對平滑。
❷ 感染性尿布疹(特別是黴菌感染)
如果尿布疹超過72小時沒有改善,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導致。這種黴菌特別喜歡潮濕的環境,因此當尿布區長時間悶熱不透氣時,容易造成感染。
- 特徵:常見症狀包括:大片紅斑,周圍伴隨細小鱗屑及出現丘疹或膿皰。
- 部位:通常會在腹股溝褶皺處,可能呈現「衛星狀」分布。
❸ 過敏性尿布疹(較少見)
- 特徵:這種類型的尿布疹主要是因為嬰兒對尿布的成分(如橡膠、香料、化學物質)產生過敏反應。
- 部位:通常出現在腰部和大腿上方。
❹ 糜爛性丘疹性尿布疹
又稱為「賽維特–雅凱潰瘍性皮膚炎(Jacquet’s erosive diaper dermatitis) 」,是較少見且較嚴重的尿布疹,通常與衛生習慣不良、慢性腹瀉、遺傳體質或特定細菌感染有關。
- 特徵:在紅腫的皮膚上出現潰瘍或糜爛傷口,有時還會伴隨滲液。
- 部位:皮膚受損的程度較深,可能需要更積極的治療。
▌尿布疹照護-簡單6步驟

尿布疹雖然常見,但透過良好的日常護理,可以有效降低發生機率。以下是一些簡單又實用的預防方法:
❶ 勤換尿布
- 定時更換尿布:建議每2小時更換一次,避免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,減少刺激物對皮膚的影響。若嬰兒正處於生病、發燒及腹瀉等時,更要勤於更換。
- 讓皮膚透氣:適當讓嬰兒的屁股曬曬空氣,例如換尿布時短暫不穿尿布,幫助皮膚保持乾爽。
❷ 隔絕尿便刺激
在每次換尿布後,推薦使用抹上薄薄一層植物油(如:橄欖油)或屏障霜(俗稱:屁屁膏)(如:氧化鋅、凡士林),可減少糞尿與皮膚的直接接觸,增強皮膚保護力。
❸ 適度溫和清潔
- 選擇低刺激的溫水清潔:每次更換尿布時,應盡可能使用溫水清洗,以免刺激嬰兒皮膚。如果外出使用濕紙巾,則必須注意以下事項。
- 選擇低刺激的濕紙巾:避免含有酒精、防腐劑、蘆薈或刺激性成分(如:SLS、香精、精油)等可能引起過敏的成分。
- 推薦使用百沃優雪膚皂:採用高比例純橄欖油冷製,富含油酸與天然甘油,溫和潔淨的同時,為寶寶肌膚形成一層天然保護屏障。洗後肌膚如同敷上輕盈保濕層,即使不使用屁屁膏,也能維持水嫩柔滑,讓寶寶屁屁時刻舒適健康!
進一步了解更多寶寶沐浴注意事項👉延伸閱讀:寶寶沐浴5大黃金法則!這樣洗才不會傷害嬰兒的嬌嫩肌膚
❹ 慎選尿布
- 選擇吸收力強的尿布:能有效減少尿液與屁屁肌膚的接觸,降低刺激機會。
- 選擇透氣性佳的尿布:有些新型尿布透氣度提升,可幫助維持屁屁肌膚健康。
❺ 飲食與尿布疹的關係
- 母乳餵養可降低尿布疹風險:母乳餵養的嬰兒,糞便中的刺激性酵素較少,pH值較低,對皮膚的影響較小。
❻ 其他注意事項
- 避免頻繁使用抗生素:抗生素可能影響腸道菌群,增加黴菌感染(如:白色念珠菌性尿布疹)的風險。
- 謹慎使用爽身粉/痱子粉:使用要點為倒在粉撲上,然後均勻鋪上薄薄的一層塗抹在嬰兒的臀部、腿窩等容易出汗的重點部位,並避開會陰開口及肛周。要特別注意過於厚重的爽身粉和汗水混合後易結成塊狀,經皮膚與尿布不斷摩擦後,反而損傷了嬰兒嬌嫩的皮膚,增加尿布疹發生率。
- 益生菌的效果尚未確定:雖然局部使用益生菌有潛在的幫助,但目前科學證據仍不足,口服益生菌對尿布疹的預防效果也尚無明確證據支持。
▌尿布疹多久會好
若只是因為悶熱或接觸物造成嬰兒屁屁紅紅發炎,通常將屁股與刺激物質隔絕,並搭配溫和清潔,通常數天後尿布疹就能復原。但如果症狀嚴重,並且出現感染問題,就需要就醫檢查,並搭配以下治療策略。
▌尿布疹的常見藥物治療方法
若尿布疹超過 3~5 天仍未改善或變得更嚴重,則建議就醫檢查。
較嚴重的尿布疹可能繼發白色念珠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腸球菌的感染時,除了要用氧化鋅軟膏塗抹患部以收斂傷口外,還需搭配尿布疹藥膏,常用類型如下:
❶ 溫和類固醇藥膏
1%氫化可體松(Hydrocortisone):可減輕尿布疹引起的紅腫與發炎。但避免使用過強的類固醇藥膏,否則可能導致皮膚變薄,甚至影響寶寶的健康。
❷ 抗真菌藥膏:
咪康唑 (Miconazole)、克黴唑 (Clotrimazole)、制黴菌素 (Nystatin)、環吡酮胺 (Ciclopirox)對念珠菌感染有效,適用於持續超過 3 天的尿布疹,特別是伴隨紅斑、丘疹或膿皰時。
❸抗生素藥膏:
如果尿布疹合併細菌感染(例如皮膚出現膿皰或滲液),醫師可能會開立局部或口服抗生素來治療。
莫匹羅星(Mupirocin):適用於輕微的細菌感染,每天使用 1~2 次即可。
Cephalexin 或 Amoxicillin-Clavulanate:適用於尿布疹嚴重且有細菌感染跡象(如大量膿皰、滲液),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生素治療。
上述藥膏可能需要每日塗擦兩次,且持續1週以上才能完全痊癒。
想進一步了解更多寶寶常見的肌膚問題嗎?👉延伸閱讀:【嬰兒與成人熱疹】成因解析,6 步驟擺脫肌膚搔癢!
尿布疹寶寶的肌膚更需要專業呵護
百沃優 BioYou | 由專業團隊創立
嚴選成分,透過科學配方
打造出最適合寶寶肌膚的清潔產品
台灣夏季高溫潮濕,
長時間包覆尿布的嬰幼兒肌膚都特別容易出現紅屁屁,
【雪膚皂】富含油酸與天然甘油
能深層滋潤,舒緩敏感不適
百沃優BioYou與您一同呵護家中寶貝的肌膚健康
【百沃優BioYou】專製冷製皂
LINE@:@bioyou (點擊加好友,專業諮詢服務)
FB:BioYou百沃優 (點擊按讚、追蹤)
IG:@touchbioyou (點擊追蹤)
客服時間:09:00 ~ 20:00 (週一至週五)



One Comment
Pingback: